佛山3000+病例!“基孔肯雅热”来袭,怎么防?

近期,怎么防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发展。佛山截至7月22日,病例佛山市已有5个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基孔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95例。肯雅
这场由“花蚊子”(伊蚊)引发的热袭疫情,让不少佛山人直呼“痛到怀疑人生”——关节剧痛、怎么防高烧不退,佛山甚至有人疼到“弯腰屈背”无法直立!病例这场疫情是基孔怎么来的?会不会全国性扩散?普通人防病的关键是什么?
1、基孔肯雅热是肯雅啥?比登革热更“磨人”的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热袭它的怎么防名字源自非洲土语“Chikungunya”,意为“弯腰屈背”,佛山完美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被迫蜷缩的病例姿态。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飙至39℃以上,持续2-7天,可能反复出现“双峰热”(退烧后3天再次发热)。
·关节剧痛:手腕、膝盖、脚踝等小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数分钟内丧失活动能力,疼痛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皮疹: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伴随瘙痒。
·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结膜炎(眼睛发红)、肌肉酸痛等。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通过蚊子传播,但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剧烈且持久,而登革热更易引发出血或休克。
简单来说,基孔肯雅热“疼得要命”,登革热“险得要命”。
2、基孔肯雅热疫情为何在佛山爆发?会蔓延至全国吗?
根据佛山市卫健局通报,本次疫情的源头是一名从斯里兰卡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病毒通过这名患者进入佛山后,被当地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由于感染者轻症居多,许多人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毒在社区隐匿传播,最终引发本地扩散。
目前疫情仍集中在佛山(顺德、南海、禅城),但已出现外溢病例(如澳门1例输入病例),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如广州、中山)有登革热病例,但尚未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
基孔肯雅热依赖伊蚊传播,而白纹伊蚊主要分布在南方(广东、福建、海南等湿热地区),若输入病例未被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局部传播。北方蚊媒密度低,传播风险较小。
3、防蚊灭蚊是关键!这些“保命招”快收藏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和疫苗,防蚊灭蚊是唯一有效手段!无论是佛山本地居民,还是计划前往东南亚旅游的小伙伴,都请收好这份防蚊指南:
(1)清除蚊虫孳生地
·每周检查家中积水(花盆托盘、废弃瓶罐、轮胎等)。
·水生植物改土培,或每周换水+刷洗容器。
(2)物理+化学防蚊
·纱窗+蚊帐:物理隔离最有效。
·驱蚊剂选择:有效的驱蚊剂有四种,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伊默宁)、埃卡瑞丁、柠檬桉叶油,这些驱蚊剂对人体是无害的,孕妇使用时,不会影响胎儿。
但对于低龄儿童要注意,不是所有成分的驱蚊剂都能用。
(3)避开高峰,减少“人蚊相遇”
·蚊子活跃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尽量避免此时段外出。
·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减少汗味吸引蚊子。
·避免蚊虫活跃时段外出(清晨7-9点、黄昏5-7点)。
(4)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快就医
·体温≥38.5℃+关节痛+皮疹,立即就诊并告知旅行史。
·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基孔肯雅热并非“地方病”,它已扩散至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南美洲等地频繁暴发大规模疫情。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加速,蚊媒疾病的传播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小小的蚊子,可传播80多种病毒,每年致死近百万人。记住:防蚊不是小事,而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头等大事!

相关文章
- 今年夏天,中国男篮最大的喜讯莫过于杨瀚森以首轮秀的身份被开拓者选中,而中国男篮在没有杨瀚森的情况下,也在亚洲杯上拿到银牌,在决赛中面对澳大利亚这支劲旅仅输掉1分。而现在摆在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面前的,确2025-10-12
- 世界杯欧洲预选赛第1阶段的一场比赛在奥地利和圣马力诺之间展开。这场比赛双方的实力过于悬殊,结果拥有主场优势的奥地利踢疯了,以10-0横扫圣马力诺。之前在首回合交手的时候奥地利就4球横扫圣马力诺,没想到2025-10-12
- 见过这个男孩吗?他失踪3天了!事发永春蓬壶,上百人搜寻至今无果5岁的尤逸轩已经失踪3天了海峡网讯 东南早报记者陈玲红/文 家长/供图)妈妈上楼拿件衣服不过2分钟,孩子就不见了。16日上午9点30分许,2025-10-12
- 如果你还在为看湘超抢不到票发愁湘超永州主场给你提供了全新思路“挂票”!组委会贴心发布“上树观赛指南”从限重到禁止“自挂东南枝”满满都是干货这波热度还没过全新的“相亲票”又来了!10月9日永州市足球协会2025-10-12
- 今天早上在北峰工业区一工人在装修店面时被高压电线电倒现场人员紧急进行救治并拨打了110和120急救电话随后男子被紧急送往180医院进行抢救新闻广角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据悉事故发生在今天上午92025-10-12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也成为一个拓展朋友圈的新渠道。有的人甚至连对方的脸都没见到,就和对方谈起“网恋”。海峡网12月27日(泉州网记者 苏玮杰 通讯员 凌文君2025-10-12
最新评论